清明节随笔(15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应该很少人不知道随笔吧?随笔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具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想要更多的了解随笔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清明节随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明节随笔1冰雪在和煦的春风里渐渐消融,寒气也将 在黑暗尽头偃旗息鼓。 风沙中卷起的一页沧桑,在冷漠中,黔魂凝睇。它荡动在绵绵的薄雾里,像早春里的尘梦,被冰雪缠住了脚步,不见日暖,不见朗晴,不见春红。凄迷在空旷的阡陌上,旋转着流动的清魂,半睡半醒。阴云泣雨,蒙避了蓝天的色彩,沉眉垂首,萧萧而落。淋湿了飘动的丝巾,淋湿了无根的脚步,也淋湿了满地青痕的延续。一席连天的衰草,正在萌发。绿色的生命,等待重生。
沟壑起伏的原野,纵横交措。平坦无边的长垄,一望无际。在沉重的回望中,在雨丝风片的游离中,我郁闷在这般清冷的日子里,又见清明。顺着那条熟悉的乡路,我带着淡淡的忧伤,走近故乡,走在进蜿蜒曲折的小径上,朝野外的荒冢慢慢靠拢。远远望去的山林,似乎有一股熟悉而温暖的气息,迎面扑来,把一些零乱的思绪,沉痛的压在心头,使我的心情很低很衰。我向往着蓝天白云的恬淡,对生命的感喟,对亡者的怀念,把我的思念送进天国,以告慰先人。清冷的风,伴着清冷的雨,使我的情愫辗转反侧,百感交集。
相通的血脉,是一条难以割舍的根蒂。脉脉的亲情,是世代相传的声息。走近清明,就走近了你。伤,是真情的回放,痛,是生命的意义。我流连的脚步,在风中驻足,看那些远去的故事,有你深沉的背影,在漆黑的长夜里,转瞬即逝。我徘徊的思绪,在雨里回忆,听从前的声音,看你的音容笑貌,在浸满泪水的眼里,慢慢远离。在那些残留的精彩里,有许多无语的期望,那便是你生存的坦荡,魂归的安寂。
幽静的小路上,行人稀稀落落,来来往往,低靡着凄婉的情绪。男人的脸上写满凝重,在前面匆匆领路。女人的脸上挂满忧伤,拿着各种祭品,紧紧相随。女孩儿换上素淡的衣裤,不再花枝朝展。男孩儿一改往日的疯狂,而安分守己。白发的老人,沉寂在安静的角落里,发出长长的叹息。感叹人生的短暂,生命的可贵,面对死亡的忧伤和恐慌。
乌鸦落在荒芜的古陌上,饮泣昏晓。喜鹊盘旋在柳林的上空,鸣啼春冬。缕缕纸烟从悲泣声处,缭绕着升腾起来,再向四处缓缓飘散。烧掉的纸钱是生和死的相接,燃过的烟灰是阴阳两界的过渡。一抔黄土,牵动着千里万里的路途。一缕清魂,连着飘泊不定的人生。根,是一条扯不断的相思路,无形无声,无止无休。燃着的孔明灯,扶摇直上,跃上一片青云。向着云上的天空,随风远行。那是灵魂自然的超脱吗?还是后人对先人的最大慰籍?生的走了,无怨无悔。再生的又走了,一代又一代。生死轮回,脉脉相承,生生不息。
忧伤或许也是一种自醒。面对前人走过的路,应该怎样延续,有时也能成为动力。离开墓地后,沿着田野里的车马大道,顺路来到 了悸动的松花江边。远远望去,缓缓移动的支流,冰排碰挤。一些停滞的游船仍旧留在岸边,彩旗飞舞,四处张望,在等待着启动的时机。踏青的人们,沿着江边的苇蒿塘,在遍地马莲丛的缝隙里,寻找着刚刚露头的柳蒿芽。似乎想把这一片新鲜的嫩绿,放进自己的收获里,用一声声嘻嘘的惊叹,炫耀着春天的无偿赏赐。俗语里说:“清明难得晴,谷雨难有雨。”不知那些冒雨趱行的游人们,对一路采来的无限春景,是否也如我此时的心境?
酒,是水与火的磨炼和考验,阴与阳的重合与交融。牧童那一指千年的酒香,曾经醉倒多少痴情的儿女。古往今来,那些漂泊四海的游人,醉倒在路边,又怎样将那些传奇的佳话,诵成大梦方醒?一杯浊酒解千愁,它能将那些旅途劳顿的人们,停下脚来,摘掉华丽的面具,卸下一身的伪装,做短暂的安歇。它能让人们抛去所有的烦恼,把满腔的郁闷排解一空,在乡土和乡情的温馨里,回到真实之中,然后酣畅淋漓地做个好梦。累了,倦了,伤了,痛了,一切也都消失在梦中。
路走过了,才知道其间的曲直深浅。生活经过了,才懂得苦辣酸甜。离我远去的亲人,是伤与痛的怀念。清明是回首人生,珍惜生命的终点和起点。
日落西山,酒醒黄昏。在回归的长路上。我想到了一代佛学大师李淑同的诗句: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扶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清明节随笔2很小的时候,我并不清楚清明节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只是觉得这一天没有国庆节、儿童节那样欢庆热闹。人们的脸上少了一份欢笑,多的却是一份沉重与忧伤。直到婆婆(爸爸的奶奶)去世以后,我才对清明节有所了解。婆婆三年前离开了我们,还记得婆婆的棺木被黄土掩埋的那一刻,我的眼泪情不自禁地哗哗直流。我也说不出当时是怎样的感受,只知道婆婆是我长这么大第一位亲眼目睹离去的亲人,我伤心,的是不舍。
今天是清明节,我们全家人像往年一样到乡下祭祀扫墓。穿过开满金黄色油菜花的农田,我放眼望去,山还是那座山,婆婆的坟孤零零地立在那儿,只是坟头又多了些杂草。首先,爸爸、伯伯在爷爷的带领下用锄头等工具把杂草清理干净,并把它们扫到一块空地用火烧,听说是为防止起山火才选择在空地的。我看见爸爸在角落烧一种黄色的纸,便好奇地问:“烧这个干什么呀?”爸爸回答说:“这是纸钱,烧给在天堂的婆婆用的。”“哦。”我点点头再也不愿多问,因为我知道,他们心里很难受,但是,婆婆真的能收到吗?
爷爷点燃了香蜡,伯伯铺好了垫子,我们长幼有序的依次在婆婆坟前磕头。我跪了下来,望着随风摇曳的烛火,仿佛看到了婆婆那张布满皱纹的脸和充满爱的眼神,回味着婆婆多年对我的爱护与念叨,也似乎听到了她用微弱的声音呼唤着我的小名。记忆中,婆婆是一位慈善的老人,听爷爷讲,她年轻时是位生意能手,那时她家因为做布匹生意成为当地的一户富裕人家。后来因日本侵略者的入侵,婆婆变得一无所有,并逃亡到桃源乡下定居,一家人靠着勤劳的双手坚强地生活。婆婆在我还没出生时就因为旧疾瘫痪了,从我有记忆开始,她几乎就没出过门。婆婆虽然手脚不方便,但还是很关心我们,听爷爷讲,她去世的那一刻,依然放不下子孙后代。
灰蒙蒙的天依然下着细雨。烛火熄灭了,鞭炮声震耳欲聋。婆婆,清明节到了,我们又来看您啦!知道我们有多想念您吗?您听到我们正在向您问好吗?您一定也在天上关注着我们吧!这样您就不会寂寞了。
站在坟前,我一边感受着四月春雨的那一丝寒意,一边胡思乱想,忽然记起了杜牧的那首《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不知不觉,我的脸颊湿湿的,分不清是雨还是泪。
清明节随笔3孩子们在幼儿园生活即将结束,这次是他们在幼儿园里的最后一次春游了,又是清明时节。为了让春游活动更有意义,我们大班年级组统一组织安排了本次清明扫墓活动。
这天天气晴朗,知道要给英雄扫墓,孩子们心情都很激动,早早的就在戚家山山脚下集合了,每人都背着小书包,兴致勃勃地沿着台阶往上走,边走边聊着自己曾经的登山经验。我们是第一个到达的班级, ……此处隐藏5690个字……的人生。因此我们的确应当,至少一年当中在清明节这一天认真努力的思考那些需要且值得我们思考的那许多前辈们的人生,以此来总结经验,对比自我,争取给自己制定一个更加美好的人生!
清明节随笔1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题记
燕子飞到南方去了,有在飞回来的时候。而杨柳枯萎了,有再青的时候。美丽的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亲爱的爷爷。您长眠在这冰冷的墓地里很久很久了。孙女和您近在咫尺,却又阴阳两隔,千呼万唤也无法和您相见。怎么不让孙女悲伤,痛苦,而又惆怅满怀呢。
在记忆中清明节曾有过的快乐早已荡然无存。但是没有爷爷的清明节连天都灰蒙蒙的。这种无休无止的绵绵细雨让我悲从心起。寒风啊,请你告诉断肠人,那样爱孙女的爷爷怎么就在也不回来了。
透过蒙蒙的雨丝,我又看见了那熟悉的小山坡。满山的小草还是那么嫩绿,五颜六色的野花寂寞地开放着。还有那无人采摘的碧绿的青蓬。这一切都让我感到亲切极了。景物依旧,爷爷却早已不在了。画面再次重现,蓝蓝的天空下,一个小女孩握着风筝的线轴,欢快地跑着。哪个紧随其后的慈祥老人不正是爷爷吗,他的脸色为何这样苍白,为什么不停下休息,我明白他是舍不得。
画面模糊了又清晰了,小女孩跟着爷爷乖乖地采青蓬。再老人的唠叨中,小女孩知道了清明节,清明果,仅此而已。粗心的小女孩,你怎么没有看出爷爷眼中的忧伤,爷爷在用最后的力量延长着小女孩的快乐。
知道无奈的离开人世。
爷爷走了,再思念和等待中,我一天天长大了。也终于明白,燕子能再飞回来,杨柳有再青之时爷爷却再也回不来了,陪我度过的是常常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节。
清明节随笔12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清明节又叫寒食节,这是一个融汇了两个古老节日精华的清明节,在宋元时期形成了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祭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传统节日。民国时期,清明节这天,除了原有的扫墓、踏青等习俗外,植树也被确定为常规项目。
周日上午,我和妈妈走在外婆家那边的山路上,溪水缓缓的流,路边的小草又被春风吹绿了,不时可以看到有人挑着担子和纸钱,匆匆而走;也不时可以从林中传来一阵一阵的哭声和鞭炮声和哭声;也不时有从山上扫墓归来的伤心人,这让我不由的想起了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慢走在山路上,看到外公以及其他的叔叔阿姨,都在田地中干活。有的在田地上翻地,田间一片忙碌;有的在翻好的地上撒菜籽、种菜苗,绿油油的一垅一垅;有的在插豆棒,整整齐齐,相互交叉依靠;有的在山地上种植果树苗。田地间一片生机勃勃,真好看!正所谓“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我和妈妈继续往山上走,看着山脚下嫩绿的野草,半山坡上的桑树张开着嫩叶,毛竹林中破土而出的竹笋,清明到了,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我喜欢这春意浓浓的清明节。
清明节随笔1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清明节到了。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重要的祭祀节之一,是祭祖扫墓的日子。
在我的家乡清明节有个习俗,就是做清明粿来祭祖和扫墓。记得每年的清明节前几天,奶奶都会去采艾草,清明粿是用艾草经过好多道工序做成清明团,再把清明团拌入米粉,拌匀,上锅蒸熟后,再把面团搂搓均匀,揪出一个个小挤子,擀皮包入各种配好的馅料,馅料分甜和咸两种口味。我最喜欢用模具印上漂亮的图案,刚开始,我把团子放入模具中,用手把它压平整,再把模具倒过来,可青团牢牢长在里面,纹丝不动。奶奶看到后,给我讲了要领,要在模具里先铺点面粉,模具翻过来后在桌上敲几下。我又重新做了一个,果然,一个完整,图案分明的清明粿展現在我眼前。最后把成型的清明粿放入锅中蒸,不一会儿一锅香喷喷的清明粿就出锅了。
清明节一早,我们带上清明粿,米,水和一些水果,爸爸还带上了锄头就去了爷爷的墓地。我们到达后,先把东西摆放好,爸爸就开始除墓地周围的杂草,还疏通了水沟。奶奶站在边上叙述家里一年发生的事情。我从来没见过爷爷,但我想他一定是个慈祥的爷爷。最后奶奶让我们给爷爷磕头,希望爷爷保护我们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学业有成。
清明节是个让人有点悲伤的日子。我们要感恩逝去的人给我们留下的美好生活,更要珍惜现在对你付出的人。
清明节随笔14浓烈的油菜花充斥着我的气息,花香并不曾迷离我的心智。麦浪一层搞过一层的春风里,清新从来都不远离我的心灵。
今天,都有哪些人来过我们的心灵,之后又匆匆离去。我们除了身边熟悉的,或者与生命体相关连的思念外,时间所有的灵魂,我们是否都该一一寄上哀思?
清明时节正是新茶上市的时节,在淡淡的茶香中,泥土的气息从哪里品来?青绿的茶水中无论包含多少颗粒微尘,属于那新泥的味道。如果我们的心麻木了,还能品出那万千的味道来吗?
新坟前的繁华总比旧坟的凄凉要更觉得温馨,可是哀思谁更重?那新坟所牵动的疼痛将超过旧坟多少倍哦!这样来说,时间就该是一剂化解伤痛的良药。存在过的,一切都会被时间给冲淡,所谓的存在也就是一种虚无,可虚无不就是实际的存在吗?
这样的节日,对于没有纸张的焚烧,跪拜的仪式,心灵的哀思在用哪种方式表达?对于每个生活在自我意识中的个体?
清明节随笔15清明节大约始于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周代。每年都盼着它早早到来,因为只要清明节一到,天儿就暖起来了,我们就可以渐减衣物,无忧无虑地狂耍了。这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是件多么“爽”的事啊!其实我们盼清明节还有另一个原因。在这时期,我们的户外活动特别多,比如说植树啦,扫墓啦,踏青啦……
我来自一个古老的小镇,我们家乡的清明节又有它的与众不同。
在清明节这天,家家户户一大早便摊好柳叶饼当早饭吃,预示着辟邪,驱尽妖魔鬼怪。吃完早饭又开始下一个程序,大伙齐动手做菜祭祖,要越早越好,因为我们家乡有句谚语叫“早烧清明晚烧冬,七月半等不到小日中”。谁家祭祖早,谁家老祖宗就会保佑家里兴旺发达,多么朴实的人们啊,这寄托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家乡清明节还有个小风俗就是吃完午饭,家里不论男女老少都要用皂角洗一洗头发,洗去往日的污垢和晦气。尽管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已经渐渐都不那么做了,但老人还是依旧保持着洗头的传统,所不同的就是用洗发水代替了往日的皂角。
我们家乡清明节的重头戏莫过于赶集了。人们吃完饭收拾妥当了,便拖家带口到镇上去赶集。起源于何时,老人家们也已经说不太清楚了,只知道这个风俗是老祖宗传承下来的。不大的小镇街上却人山人海,两边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小摊。有卖衣服的,有卖生活用品的,有卖吃的,还有卖我们小孩子喜欢的玩物的……总之应有尽有,看得我们是眼花缭乱,挤得我们是分身乏术,吵得我们是震耳欲聋啊……我通常是约上几个小玩伴带上几个零花钱也去凑凑热闹,锻炼锻炼自己的生存能力嘛。这不,今年我还讨价还价买了只灰耳朵兔子,他现在被我养的好肥好可爱啊!
这就是我们家乡传统而又与时俱进的清明节!你喜爱我们家乡的清明节吗?
文档为doc格式